(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施婕)近日,一种被认为几乎绝迹的害虫床虱658配资,正在全球多地“卷土重来”,我国南方地区也出现床虱活跃迹象。多位网友表示,身上发现连串红肿瘙痒的包块,甚至有人在酒店的床垫、学生宿舍的地板上发现棕褐色小虫,经确认正是床虱。许多人因此担忧:出差住酒店还安全吗?公共座椅能不能坐?被咬后又该怎么办?
上海疾控微信号图
床虱,俗称臭虫,是一种以吸食人血为生的小型害虫,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更为常见。它们体型小、善于隐藏,多栖息于床垫、家具缝隙、地板裂缝等暗处。臭虫生命力极其顽强,即使不进食,也能存活数月甚至一年。
“尽管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臭虫会传播疾病,但受其叮咬仍会带来健康风险。”8月31日,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内科主任医师高芸璐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臭虫在叮咬时会向人体注入唾液658配资,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并伴有剧烈瘙痒,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局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高芸璐介绍,气候变暖是臭虫重新活跃的重要因素,温暖湿润的环境极大促进了它们的繁殖。此外,全球化与人员频繁流动也为臭虫扩散提供了条件,它们可藏匿于衣物、行李或家具中,随人员迁移传播。
面对床虱回潮,高芸璐强调,提高防范意识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具体建议包括以下4点。
入住酒店后。勿急于打开行李,先仔细检查床垫缝隙、床头板、床单等处是否有黑色斑点或活虫痕迹;行李尽量放置于较高的行李架或桌面上,避免直接接触地面或床铺,降低臭虫附着风险。
公共交通中。如在车厢内怀疑或发现被臭虫叮咬,可主动向工作人员要求调换座位;若无法更换,建议穿上较厚的长袖外套和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以防叮咬。
旅行归来后。应在门口或阳台等通风区域处理行李,并及时清洗随身衣物,利用日光充分暴晒,借助高温灭杀可能藏匿的虫卵或成虫。
日常居家时。定期彻底清理床垫、床板及周边缝隙;必要时可使用低毒性杀虫剂,施药后密闭房间数小时,再开窗通风;平时勤换洗床单被褥,并于日光下暴晒;保持家居环境干燥整洁、减少杂物堆积,从源头上消除臭虫藏身和繁殖的条件。
融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