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亲爹被自己的亲儿子给活活饿死?这剧情狗血到编剧都不敢写股管家,可它真发生在大唐盛世的顶流帝王身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762年,77岁的李隆基躺在冷宫的床上,瘦得皮包骨,看上去精神非常不佳,就像抽了鸦片一样。宫女跪着求他喝口粥,他连眼皮都不抬。不是喝不下,是不愿喝。他知道这碗粥是谁“赏”的——他亲儿子李亨。喝下去,等于认输。他宁可睁着眼饿死,也不咽这口气,为何老父亲要跟自己的儿子斗气呢?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这样,在一股子的坚持三天之后,一代帝王断气,眼睛没闭上。史料之上却把李隆基的死写得轻飘飘:“上皇崩于神龙殿。”,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提他是怎么死的,没人问那几天有没有人送饭,老皇帝的心情如何?
那么,李隆基到底是怎么死的,绝对和李亨脱不了关系,李亨,你是真下得去手啊?那是你亲爹!小时候教你骑马写字、亲手给你戴上太子冠的爹!怎么就成了你的眼中钉?非要除去不可呢?
李亨13岁那年,养母王皇后被亲爹一句话废掉。罪名?莫须有。新宠武婕妤吹了枕头风,李隆基连查都懒得查,直接甩手:“贬为庶人!”,时间没过多久,王皇后便死在了破民宅之中,连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小李亨跪在灵前,哭都不敢出声。他第一次懂了:在爹眼里,感情是累赘,宠妃一句话就能让你从云端摔进泥潭,同时他也知道了,只要当上皇帝,那么就可以主宰他人的生死。
26岁那年,李隆基干了件让满朝文武腿软的事——一天之内,赐死三个亲儿子!太子李瑛首当其冲。罪名?是什么呢?也是找了一个理由,“对外宣称是意图逼宫”,但是基本没啥证据?没有。调查?省了。李隆基大手一挥,毒酒灌下去,三个皇子当场毙命,老李为何这么狠心,非要这样子玩呢?
这个时候的李亨,就站在殿外,看到眼前的一幕被吓得是浑身发抖。他知道,今天死的是大哥,明天轮到的就是自己。只不过,经过李隆基唱这么一出,太子之位便空了出来,最该上位的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结果呢?李隆基却看上了李瑁的老婆——也就是知名的杨玉环!后来的大唐杨贵妃。就这样股管家,李隆基当着儿子的面,玩起了亲爹抢儿媳,还玩“先出家再入宫”的套路。李瑁?直接靠边站。李隆基连儿子老婆都敢抢,还有什么不敢?
然而在此之时,性格最“老实”的老三李亨,却被推上太子位,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他非常好拿捏。至此之时,满朝以为李亨赢了,但是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这是被架在火上烤。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宰相李林甫是李瑁的人,天天盯着他找茬,如果做不好事情,那么就很有可能换来一顿数落。李隆基很清楚形势,但是他却故意这样做,李隆基要的就是儿子们斗来斗去,斗得越凶,他的皇帝位置就坐得越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亨的太子生涯,是拿命在演“夹缝求生”。第一次,李亨老婆也就是韦妃的哥哥被诬陷“结党”,李隆基眼神一冷,李亨二话不说写休书:“即日起,恩断义绝。”不是不爱,是不敢爱。不休?下一个喝毒酒的就是他,这就是身在皇家的无奈,基本不敢讲感情二字。
第二次更狠,小老婆杜良娣的父亲被扣上“贪污军饷”的帽子,李林甫直接把杜家满门抄斩。当时李亨跪着求情,李隆基只甩下一句:“大局为重,意思就是说,你自己掂量掂量。”当晚,李亨抱着哭晕的杜良娣,亲手写下第二封休书。那年他三十出头,照镜子发现——满头黑发,一夜全白。
他恨。恨李林甫阴毒,恨父皇无情。可他更怕。怕自己一个眼神不对,就会被拖出去灌毒酒。他只能把恨咽进肚子,把泪憋回眼眶,继续演那个“温顺懂事”的太子。
十几年就这么熬过来。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李亨才看到了些许希望。
叛军杀到长安城下,李隆基第一反应——跑!连夜带着杨贵妃往四川逃,临走前拍拍李亨肩膀:“长安交给你了股管家,爹信你!”信个鬼!李亨心里骂翻天——你把烂摊子甩给我,自己带着小老婆跑路?这是亲爹?这是甩锅王!
生死关头,李亨醒了。靠爹不如靠自己。与其等死,不如搏命。将士们一拥而上,他在灵武自立为帝,改元“至德”,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这不是篡位,是自救,换成任何人都会这样做。消息传到四川,李隆基气得砸茶杯:“逆子!”可他忘了——民心、军心、天命,早被他挥霍光了。
在李亨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兵平叛。第二件事:收拾老爹残党。李隆基不甘心,还想复辟,结果手下不是被收买就是被砍头。老皇帝彻底认怂,灰溜溜回长安。
李亨回长安第一件事:软禁老爹,明白人都知道李亨他要干什么!第二件事:赶走伺候他几十年的亲妹妹玉真公主。第三件事:换掉原来所有的歌女太监,只留几个面无表情的老宫女“伺候”。这样一来,不但李亨好掌握,同时也让李隆基彻底成为孤家寡人。想听曲?没门。想见人?做梦。连他养的白鹦鹉,都被以“怕吵着太上皇”为由拎走。
整整五年,李隆基每天对着四面墙发呆,但他又改变不了什么。偶尔有老宫女偷塞馒头,他哆嗦着不敢吃——怕有毒。他不怕死,怕死得不明不白,但是如今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他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762年,李隆基病重。太医开的药被打翻,御膳房的粥被取消。最后几天,粒米未进,滴水未沾。弥留之际,他睁着眼,不知道在等儿子回心转意,还是在诅咒这座吃人的皇宫。
李隆基去世之后,史书对他的死也是轻描淡写:“上皇崩。”,没有人敢提他是饿死的。更讽刺的是——李亨在他死后第13天,也突然暴毙!年仅51岁,没有人知道他怎么死。
有人说他悲伤过度,有人说他遭报应,更有人说——他是被自己亲儿子(唐代宗)……(你品,你细品)。皇位又换了人。李家父子三代,上演一出比《权游》还刺激的“弑父、夺权、暴毙”连续剧。
李隆基的结局,其实是他自己选的。他不信亲情,把儿子当棋子,没办法谁叫他是皇帝呢。他不讲恩义,把功臣当草芥。他沉迷享乐,把江山当玩具。他以为权力能让他永生,结果权力让他众叛亲离,连亲儿子都成了索命阎罗。
李亨可怜吗?可怜。可恨吗?也可恨。他的一生,是被父亲PUA的一生,是活在恐惧中的一生。他夺权是自保,软禁父亲是报复。可当他坐上龙椅才发现——这把椅子,比刑具还烫屁股。他赢了权力,输掉了健康、亲情、性命,换作谁恐怕也不好受的!
历史不讲童话。它只甩给你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在绝对权力面前,人性会扭曲,亲情会变武器,爱会化成恨。李隆基用一生证明——你可以用冷血统治天下,但你终将被冷血反噬。
普通人没皇位可争,但职场猜忌、家庭控制、朋友背叛……哪个不是“微型权力游戏”?别羡慕帝王将相。真正的赢家,不是坐龙椅的人,是那些——懂分寸、知进退、重情义、能放手的普通人。
融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