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书单 全民配资
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
我国古代和周边的国家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礼仪制度--朝贡。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万国来朝”是我国古代国力强盛的象征,是四方来贺的荣光,与此同时,“万国来朝”所形成的朝贡体系,感觉像是一桩“厚往薄来”的亏本买卖。
那历史上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古代来华朝贡的商船
朝贡体系并非简单地收送礼品的仪式,而是一套高度成熟的复杂运行系统。中原王朝通过册封和礼仪,赋予周边政权合法性;周边政权则通过朝贡,获得安全保障和贸易权利。在古代,这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具有东亚特色的国际关系模式。
这套运行了千年的“体系”,直到在19世纪遭遇西方以民族国家、国际法为基础的现代国际体系时,不断崩溃,最终中国从“天下的中心”被迫成为“万国之一员”。
那么古代中国的“万国来朝”是国力强盛、文化辐射的自然结果?而四方来贡的国家,是出于对中华文明的真心仰慕?“朝贡体系”是如何实际运作的?最终又是如何终结的?
张宏杰老师的《朝贡圈: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会告诉你,朝贡,从来不止于礼仪,更是一场关乎权力、虚荣与利益的精密游戏。
《朝贡圈》
张宏杰 著
岳麓书社
出版年 2024年6月
豆瓣评分:8.0全民配资
全书分“朝贡国的八种类型”与“亚朝贡体系”两编,探讨各国在“内帝外臣”“神国思想”等策略下与中国的互动,解析朝贡制度表象下的权力博弈与内在逻辑。
比如朝贡体系,并非像大家简单认为的那样,我国单方面\"赔本赚吆喝\"的面子工程,而是我国通过\"厚往薄来\"的政策,用丝绸、瓷器等高级手工业品换取周边国家的战略物资和马匹等军事资源,实际上实现了经济与安全的双赢。
▲琉球来明朝贡的贸易船
书中还系统梳理了古代中国与东亚周边国家构建的朝贡关系,而且将其详细分解为几种不同类型:
朝鲜:作为“模范生”,对明朝忠诚至极为其设坛祭奠;
日本:游离于体系边缘,表面恭顺实则谋利,甚至自建“亚朝贡圈”;
越南:玩转“内帝外臣”的两面策略,一边朝贡一边自称“南天小中华”;
琉球:凭借恭顺表文获得厚赏,从贫瘠小岛跃升为贸易中转站;
缅甸、暹罗:甚至远至帖木儿帝国,各自基于利益算计参与这场大型国际博弈。
也说明了这些国家并非单纯臣服,而是基于现实利益和生存策略,灵活游走在朝贡体系之中。
张宏杰老师摒弃了传统史学“从内向外”的视角,采用“由外向内”的观察方式,通过周边国家的历史反观中国,更好的深挖儒家思想下,“国际家庭”间的博弈。
非常有深度的一部作品,给大家争取到少量的“亲签版+钤印+明信片”版本,喜欢张宏杰老师的读者一定不要错过。
图书实拍
图书内插图
“亲签版+钤印+明信片”版本
附目录
序 章朝贡秩序下的“美丽旧世界”第一编 朝贡的九种类型第一章 朝贡圈里的模范生:朝鲜的“思明”与“仇清”第二章 恭顺的背后:琉球国为什么来朝贡第三章 朝贡圈的游离分子:日本是中国的朝贡国吗?第四章 朝贡圈里的两面派:越南的“内帝外臣”第五章 “宇宙之王”面对“天下之主”:缅甸向中国朝过贡吗?第六章 神王与皇帝:泰国的“朝”与“不朝”第七章 前恭而后倨:帖木儿帝国朝贡始末第八章 三个国家为什么有一百五十五个国王:那些冒充“贡使”的商队第九章 明朝朝贡国数量为什么史上第一第二编 亚朝贡体系第十章 朝鲜“人臣无外交”的两面性第十一章 日本的神国思想和朝贡体系总 结 世界史视角下的朝贡体系
“亲签版+钤印+明信片”版本
---------- 完----------
秦汉、唐宋、明清、二战等,点下方查阅
融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